“药转保”再现江湖:保险公司沦为“促销工具”?

元描述: 宸汐健康推出的“百欣关爱”MS患者福利项目疑似“药转保”新变种,保险公司沦为药品促销工具,监管部门再次出手严查,健康科技公司和保险公司该如何回归正轨?

近年来, “保险+医药”的合作模式备受关注。然而,一些企业打着“保险+医药”的旗号,利用保险概念,进行变相的药品促销,扰乱了市场秩序,也损害了保险行业的声誉。近期,宸汐健康推出的“百欣关爱”MS患者福利项目,被业内人士质疑为“药转保”的新变种,再次引发市场关注。

“百欣关爱”项目:免费入组,药品报销?

宸汐健康声称,为减轻多发性硬化患者负担,为购买“百特欣®”药物的患者提供 “百欣关爱” 项目。该项目宣称患者入组后,宸汐健康将作为投保人为患者投保团体医疗保险,并提供药品理赔。看似是为患者提供福利,实则是将保险作为药品促销的工具。

保险的本质:分散风险,而非“促销”

保险的本质是分散风险,承担的是不确定风险。基于大数法则,一些人发生损失,大部分人不发生损失,属于多数人对少数人进行补偿。然而,“百欣关爱”项目的“保险”却并非如此。

首先,该项目针对的是已经患有MS的患者,他们的疾病和治疗费用是确定的,而非随机的风险事件。其次,该项目提供的“理赔”并非针对突发性疾病或意外事故,而是针对患者购买特定药品而产生的费用。

“药转保”模式的隐患

“药转保”模式本质上就是将保险作为药品促销的工具,利用保险的概念,将药品以“打折”的方式进行销售。这种模式不仅损害了保险的公平性和可信度,也可能导致保险公司承担巨额亏损,甚至引发金融风险。

监管部门再次出手严查

近年来,监管部门已经多次出手严查“药转保”模式。2022年8月,金融监管总局发布《关于开展短期健康险业务自查的通知》,要求各财险公司停止经营不符合保险原理的短期健康险业务,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追责处理。

健康科技公司和保险公司该如何回归正轨?

  • 健康科技公司: 应专注于提供创新性的健康服务和解决方案,而不是利用保险进行变相的药品促销。
  • 保险公司: 应回归保险保障的本质,开发符合保险原理的创新产品,而不是被健康科技公司利用,沦为“促销工具”。

行业展望:保险+医药的未来

保险与医疗的融合是大势所趋,但必须建立在符合保险原理的基础上。保险公司和健康科技公司应携手合作,开发真正能够为用户提供保障的创新产品和服务,而不是追求短期利益,损害行业形象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1. “百欣关爱”项目真的属于保险吗?

“百欣关爱”项目提供的“理赔”并非针对随机风险事件,而是针对患者购买特定药品产生的费用,不符合保险的基本原理,更像是药品的优惠券或返利。

2. 监管部门为什么严查“药转保”模式?

“药转保”模式损害了保险的公平性和可信度,可能导致保险公司承担巨额亏损,甚至引发金融风险。

3. 健康科技公司和保险公司该如何合作才能实现共赢?

健康科技公司和保险公司应该携手合作,开发真正能够为用户提供保障的创新产品和服务,例如开发针对特定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方案,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保险服务效率,等等。

4. 保险+医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?

保险+医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将保险与医疗深度融合,开发更多符合保险原理的创新产品和服务,例如提供健康管理服务、医疗费用分担等,真正实现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。

5. 消费者如何辨别“药转保”模式?

消费者应仔细阅读保险条款,了解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和理赔条件。如果发现保险产品只针对特定药品或疾病进行理赔,则可能存在“药转保”的嫌疑。

6. 消费者如何避免成为“药转保”模式的受害者?

消费者应选择正规的保险公司,购买符合保险原理的保险产品,并仔细阅读保险条款,了解产品的保障范围和理赔条件。

结论

“药转保”模式的出现,反映出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,而将保险作为工具进行“促销”,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保险行业的声誉,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。监管部门的严查,也彰显了对保险行业的监管力度正在加强。未来,保险公司和健康科技公司应回归保险保障的本质,开发真正能够为用户提供保障的创新产品和服务,共同推动保险与医疗的健康发展。